本网讯 持续于下行周期中寻底的磷酸铁锂行业每日配资网站,近期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玩家——容百科技。
7月4日,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在仙桃基地宣布,容百正式进军磷酸铁锂行业,将依托欧洲基地落地首条万吨级高端产线;同时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拓展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
众所周知,磷酸铁锂是锂电池中被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但受供需错配、价格下跌以及市场行情下挫等因素的影响,磷酸铁锂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已有多家跨界企业和尾部企业被迫出清。
此时此刻,容百科技的表态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01 三元龙头“冒险”进场
容百科技的决定,无疑令市场大吃一惊。
资料显示,容百科技专注于锂电与钠电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乃至全球三元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在高镍正极材料,特别是NCM811领域市场份额长期靠前。
业绩方面,在经历碳酸锂价格大涨导致利润触底后,容百科技盈利能力也得到实质性修复。2024年毛利率增势亮眼,达到了10.02%,第四季度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602.5%,环比增长65.8%。
销量方面,2024年,容百科技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销量达到12万吨,同比增长20%,全球市占率超12%,连续四年保持在全球第一。其中9系超高镍产品的销量2.7万吨,占总销量的22.5%,成为重要增长点。
当年的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出货量TOP 5企业中,容百科技以接近20%的产量排名第一,南通瑞翔紧随其后,产量占比为18.3%,天津巴莫、厦钨新能源和广东邦普分别位居第三到第五名,产量占比均在10%以下。
总体而言,三元材料领域由于受高镍技术门槛限制,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容百科技更是稳坐头把交椅。反观磷酸铁锂领域,市场格局两极分化,企业间“厮杀”也愈发惨烈。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容百科技做出“冒险”进军磷酸铁锂的决定?
其一,三元材料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
现阶段,三元材料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多以高端乘用车为主,而中低端汽车则较多的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叠加储能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导致三元电池装机量不断收窄,直接影响到三元材料企业的生产。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329.2万吨。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242.7万吨,同比增长48.2%;三元材料则下滑至64.3万吨,同比下降3.2%。
固态电池虽然是三元材料的新增长点,但业内普遍认为,2027年才是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的时间节点,大规模商用甚至要到2030年。因此,当下固态电池对三元材料需求的拉动十分有限,三元材料市场恢复仍需时间。容百科技进军磷酸铁锂市场,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其二,海外磷酸铁锂市场逐渐开启。
容百科技此次布局瞄准的是海外市场。近年来,一场“磷酸铁锂电池风暴”席卷海外,包括特斯拉、大众旗下PowerCo、ElevenEs在内,多家海外厂商开始规划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同时,韩国以三元电池为主的电池巨头也开始转向磷酸铁锂电池,剑指欧美市场。
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围绕磷酸铁锂电池的本地化供应链竞赛变得更加激烈,欧美磷酸铁锂材料产能的战略稀缺性愈发凸显,容百科技的入局将进一步增强其在全球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02 铁锂企业决战海外
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的主导权毋庸置疑。IEA也在《全球关键矿产展望2025》报告中指出,中国在全球电池级磷酸盐供应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供应量达到全球的3/4。
IEA认为,全球磷酸铁锂的材料和设备制造几乎全面依赖中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内磷酸铁锂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但真正实现海外本土化供应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容百科技有望成为国内第二家在海外实现磷酸铁锂本土化生产的企业。
据了解,龙蟠科技印尼项目是中国磷酸铁锂行业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规划建设12万吨磷酸铁锂年产能,一期3万吨项目已于2024年建成投产,并于今年1月实现首批产品出货,二期项目于今年4月举行开工仪式。
至此,龙蟠科技成为中国首家“出海”的磷酸铁锂企业,印尼项目也成为印尼及海外市场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凭借海外磷酸铁锂产能的稀缺性,叠加下游厂商规避风险的考虑,该项目自出货伊始便迎来“爆单潮”,先后拿下Blue Oval、LG新能源等海外电池厂商的订单,反映出全球市场对中国磷酸铁锂材料的巨大需求和高度认可。
与龙蟠科技不同,容百科技磷酸铁锂产线并没有选择东南亚作为“跳板”,而是直接面向欧洲市场,或与波兰工厂同步推进。
波兰工厂是容百科技在欧洲仅有的布局。该工厂前身为强生马特的正极材料生产线,容百科技计划投资17亿元进行改建。目前,项目厂房和实验室已基本建成,环保审批也在推进中,预计2025年完成设备安装,并于2026年正式投产,首期年产能2.5万吨。欧洲磷酸铁锂产能的稀缺性,有望成为容百科技独特的竞争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海外量产磷酸铁锂并不容易,供应链就是首要难题。
IEA公布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材料中,中国锂、磷的加工产能占比分别为69.7%和73.4%,对中国设备的依赖度也很高。市场消息称,比亚迪甚至因此放弃在匈牙利工厂制造电芯的计划。
供应链问题,容百科技也早有准备。不久前,容百科技与加拿大清洁能源公司Rock Tech Lithium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欧洲共同建立一条本地化、一体化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链,容百科技将积极支持Rock Tech在德国古本建设锂提炼厂。
无论从市场角度,或是供应链角度来看每日配资网站,容百科技显然是有备而来。
宝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